媳承婆志当乡医守护村民22年———记云山镇前卧牛石村卫生所乡医李秀霞□今日平度/掌上平度/中国平度网 记者 王舒慧 通讯员 李菲菲 因为爱情,她放弃工作,扎根“小山村”;因为责任,她背上药箱,当起了“接班人”。媳承婆志,行善不止。一双帆布鞋,一身白大褂,一个大药箱,22年,她用青春年华默默守护着900名村民的健康,用凡人善举践行着医者仁心。 她就是李秀霞,云山镇前卧牛石村卫生所乡医。 媳承婆志,她当起“接班人” 说起李秀霞的故事,就要先从她的婆婆说起。婆婆杨桂兰,19岁从卫校毕业,回村当起来了“赤脚医生”。杨桂兰说,以前每年她都要接生镇上50多个孩子,大半夜、大雨天说被叫走就被叫走,除夕夜饺子下到一半,有孩子出生,也是片刻也不能耽误。那时候村里医疗条件落后,村民就医困难,她每天就背着大药箱,长年累月,穿梭在各村的田间地头和农户村舍,为村民们送医送药,陪护接生,这一干就是45年。 1989年,李秀霞与爱人张爱军结婚,便嫁到了前卧牛石村。婆婆年纪越来越大,精力体力大不如前。虽然李秀霞之前在镇医院的工作收入比较高、环境也比较好,但是她的内心深知,不管是婆婆还是前卧牛石村的村民,都需要一个能扛起职责的乡医“接班人”。于是,在婆婆和丈夫的支持下,李秀霞毅然选择辞去了镇医院的工作,自愿给婆婆当“徒弟”,扛起了婆婆肩上的这个沉甸甸的大药箱。 医者仁心,她成了“守护神” 1996年,李秀霞正式接替了婆婆的工作。在工作上,李秀霞始终坚持从正规渠道进药,让村民放心就医,对待村民热情周到,诊查细致,严格执行操作常规;生活中没有节假日,手机总是24小时开机不离身边,寒冬酷暑,白昼深夜,一句“秀霞,我觉得不太舒服”,她随叫随到。 曾有人问过李秀霞,你这么没日没夜,图的是什么,既没有高收入,也没有啥地位。她笑着说,凭一个人的良心、一名乡医的责任、一份村民的信任。 每个季度,李秀霞都会在村内开展巡诊工作,及时送发防病抗病的各种宣传资料,使防病抗病知识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户。定期免费给村民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测脉搏等,每年给65岁以上的老人上门进行常规体检,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诊、出诊更是家常便饭。 前些年,村里有个独身老人叫刘培吉。那天像往常一样,一大早李秀霞便挨家挨户通知大家来卫生所进行体检。刘培吉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喜欢串门唠嗑,每次体检他都坚持去卫生所,不愿让李秀霞上门体检。整整一天,也没见到刘培吉的身影,李秀霞总觉得不放心。晚饭做好后,她端了一碗菜,拿上几个大包子就去了刘大爷家。一进屋,便看见刘大爷迷迷糊糊地躺在炕上。李秀霞摸了一下老人的额头,发烧了。她立即赶回家中,背上药箱就跑了回来,量了体温、打了退烧针,她还是不放心。考虑到刘大爷独居,没有家人照顾,李秀霞就整夜守在老人身旁,直到第二天老人高烧退去,才返回家中。随即,煮了点粥又给老人送了过去。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而对李秀霞而言,是再也平常不过的日常。 敦亲睦邻,她是“好帮手” “秀霞”“秀霞姨”“秀霞奶奶”都是对她的称呼。头疼脑热、家长里短,有了事儿,村里的乡亲总能想起她。一次闲聊中,邻居于瑞芝跟她说,最近几天浑身没劲儿。细看她的脸色发黄,李秀霞心里着了急。在她的催促下,于瑞芝去了医院,经查,肝硬化腹水。还有一次,她发现于瑞芝说话时口齿不清,建议其家人尽快带她去做检查,结果是糖尿病并发症……在她住院期间,李秀霞主动帮她照顾起了家里的鸡、狗。 这些年,看到卫生所给乡亲们带来的便利,即使条件再艰苦,李秀霞的心里也觉得值,她说:“给乡亲们看好病,是我最大的满足。只要乡亲们需要,我就会继续干下去。”手机铃声响起,李秀霞背起药箱,又一次出门了。我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自理能力首次评估工作启动□今日平度/掌上平度/中国平度网 通讯员 翟福亮 本报讯 6月29日上午,我市养老机构老年人自理能力首次评估工作在言林养老院启动。市民政局按评估专家库编号次序安排2名评估人员及市评估复核小组人员2名,开展老年人自理情况评估,核实养老院入住老人数,当天共对173名老年人进行了评估。 此次评估工作按照依规评估、公平公正、信息保密原则,依据《老年人能力评估》规定,从日常生活活动(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状态(精神认知能力)、感知觉与沟通、社会参与等4个方面实施评估,分为能力完好、轻度失能、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4个等级。 据了解,此次全市评估为期5天,评估老年人将超过800名。为切实做好此次评估,由经过专业培训获得老年人自理能力评估证书的养老行业人员,履行推荐、审核确认程序,组建起评估工作专家库。专家库共16名人员,分为8个组,每组2人。同时,还引入了监督机制,评估过程由市民政局评估复核小组人员参与,确保评估公平公正。此次评估结果将作为养老机构运营补助发放依据。进基层做奉献□今日平度/掌上平度/中国平度网 通讯员 孙晓晶 本报讯 近日,李园卫生院组织党员开展“进基层,做奉献”健康彩虹志愿服务活动,走进辖区养老院健康义诊,普及健康知识,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健康水平,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承诺,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祝福。 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向护工仔细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细致为老人进行血压测量、心肺听诊及B超、心电图检查,抽取血标本,及时进行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肿瘤标志物等项目检测,细心叮嘱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各种医疗保健咨询,并送上一个个祝福小香包,获得了老人们的称赞。此外,还同步建立了健康档案,持续监测老年人健康数据。 开展健康彩虹志愿服务活动,作为该院一项常态化工作,持续将送医、送健康、送服务落到实处。志愿者们奔赴一线,用行动有效营造起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得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让老人们有了家的暖意,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市国土资源局举行“慈善一日捐”活动 近日,市国土资源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出的关于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的号召,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头捐款,全体干部职工踊跃参与,尽己所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活动共筹集爱心捐款38400元,募捐率达100%。小小善举,凝聚着每一位干部职工的慈善之意,进一步增强了该局全体职工的慈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了关心困难群众、乐于无私奉献的良好社会形象。 (刘建丽) 开展院前急救工作专项检查 6月27日,市120急救中心负责人一行到市第四人民医院检查院前急救工作。检查组一行现场查看了急救车上的急救药品、急救器械的配备情况,医护人员对急救器材的使用情况;随机抽取了院前急救病历、转诊记录等相关材料进行逐一检查,并查看了最新更换的院前急救形象墙、人员公示栏、院前急救规章制度上墙情况。检查组一行对该院一系列完善的院前急救工作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房英)市司法局加强信息化建设“人防”+“技防”提升社区矫正管理水平□今日平度/掌上平度/中国平度网 通讯员 张祎宁 本报讯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市司法局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运用网络平台系统,形成了上下互联,各部门之间信息互通的工作机制,有效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 市镇两级社区矫正信息管理体系日益完善,配备了18台社区矫正分级管理仪设备和1台终端管理设备,实现上下信息互通。该局在服刑人员报到时,将其指纹、头像、档案等信息录入系统,各司法所服刑人员在日常监管中用分级管理仪设备签到,保留了报到信息,市局通过终端设备可以查看到服刑人员的报到信息,避免了服刑人员不报到、找人代替报到等情况。另外通过建立分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分级管理、社区服务和学习教育记录等功能,全市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使用,有效掌握了信息,实现了由传统“人防”到现在“技防”的转变,提高了管理水平,防止脱漏、漏管,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政策解答面对面□今日平度/掌上平度/中国平度网 通讯员 姜广宗 张焕春 本报讯 新河镇劳保所工作人员近期利用进村大走访、大排查时间,开展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和问题解答活动,面对面、零距离宣讲我市最新社保惠民政策,切实让辖区百姓真正“吃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关政策,推进该镇便民型、服务型窗口建设。 大走访、大排查期间,工作人员围绕参保范围、参保所需资料、缴费标准等最新社保惠民政策内容,进行了细致讲解。针对居民群众提出的一些问题,工作人员都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同时,通过张贴宣传单、印发明白纸、利用各村喇叭广播宣传等方式,加大相关新政策的宣传力度,最广范围、最大程度上让群众掌握、了解新政策,让党和政府的惠民社保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告别陋习文明行车□今日平度/掌上平度/中国平度网 通讯员 陶龙飞 本报讯 7月4日上午,市交警大队立足源头管理,深入市供电公司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广大驾驶员的文明交通安全意识和企业监管力度。 讲堂上,民警重点讲解了日常交通安全管理需注意的问题、遇到交通事故如何处置等交通安全常识,用真实的事故数据和大量鲜明典型的案例,呼吁和教育职工关爱生命,平安出行。同时,对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开车不系安全带、开车打手机、抽烟等危险交通违法行为相对容易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向大家做了详尽的阐述。 此次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民警用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的授课方式,把交通安全知识送到大家身边,得到了全体职工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课后驾驶员们纷纷表示,讲座使自己更深层次地了解到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增长了交通安全知识,并承诺今后一定牢记交通安全至上,告别交通陋习,文明行车。